欢迎光临 黄冈市罗田县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邻里因“田”起纠纷 法官现场巧化干戈

作者: 朱旭为     时间:2024-05-14 阅读:935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邻里纠纷利益所争虽小,和谐关系却是千金不换、价值更高。

近日,在九资河镇同样上演了一起邻里之间为田地各让一步的故事。双方让出的不仅是“三尺”之地,更是冰释前嫌、互帮互助的和谐邻里之地,为两家矛盾的化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陈某、肖某既是乡邻也是亲戚,本应亲上加亲的关系却因为种植在陈某丈夫墓地前的一块菜地急剧恶化。因为这块土地的归属问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当地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清明前期,双方冲突再次升级,无奈之下,陈某来到九资河人民法庭求助。

处理此类土地纠纷,有证有规定一纸文书固然不难,但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会激化矛盾,不利于邻里和谐和社会稳定。本着修复邻里关系,实质化解矛盾理念,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和镇政府、村委会、林业、土地等部门联系,邀请他们一起进村入户,现场调解。

“老话说,‘坟前三不种,种了人财空’,墓地作为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场所,他家在我去世的丈夫墓前种菜,就是对逝者的不敬。”

“你们看,我家的这地跟她丈夫的墓地隔了好几米远,就只是种个菜,无端生出许多是非。”

在菜地现场,一开始双方细数着各自的“委屈”,互不相让。

“我来之前向村里了解了你们两家的情况,俗话说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更何况你们两家还是亲戚,陈某丈夫走的早,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不容易,你们两家做了几十年的邻居,除了闹矛盾,我相信更多时候还是有来有往、互相帮忙的……”

“那是的,她丈夫生前跟我丈夫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

法官从邻里感情入手开始调解工作,肖某的态度先有了松动。

可陈某对肖某家在其丈夫墓地前种菜还是耿耿于怀,不愿意听从劝解,调解再次陷入僵局。

多次沟通无果后,清明期间,承办法官得知陈某在外务工的儿子王某甲和肖某老公王某乙回家祭祖,于是迅速组织双方再次进行调解。

“我相信让亲人入土为安、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调解中,承办法官就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向双方宣讲法律知识,帮助双方梳理案件事实,通过讲法律、明事理、忆亲情,成功说服王某甲与王某乙向其家人做工作。终于两家放下心中芥蒂,成功达成换地协议,均承诺以后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有误会主动沟通、及时解决。

本次纠纷的妥善化解,得益于法官没有就案办案、一判了之,而是本着实质解纷理念,找到矛盾根源进行调解,既缓和了邻里矛盾,又弘扬了邻里团结、以邻为善的传统美德,为辖区和谐稳定增添了助力。

“法庭的工作离老百姓更近,我们就要想的多一些,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让人民群众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罗田法院九资河人民法庭庭长肖丰玉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