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黄冈市罗田县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法官工作室 基层善治的“法治前哨”
——罗田法院依托综治中心深化多元解纷新实践

作者: 周怡     时间:2025-07-28 阅读:97

基层矛盾纠纷如何从“终端化解”转向“源头预防”?罗田法院给出的答案是——把法官工作室搬进综治中心,以“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为支点,让司法力量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格,筑牢矛盾化解的“法治前哨”。

“调”字当头:筑牢矛盾分流“第一道防线”

法官工作室的核心,是让司法服务从“法庭内”走到“群众中”。

阵地沉下去,服务零距离。罗田法院在县综治中心设立义水法官工作室,打破“法官坐堂问案”的传统模式。法官下沉网格,与网格员、调解员并肩作战,把司法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遇纠纷时“抬头能见法官,转身可找调解”。

纠纷筛出来,调解更精准。工作室化身矛盾“分诊台”,对物业纠纷、邻里争执、小额债务、家事矛盾等适宜调解的案件,诉至法院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委托综治中心调解组织介入。法官第一时间跟进,用法律专业知识剖析争议焦点、明晰权利义务,为调解注入权威支撑,让“柔性化解”更具专业性与公信力。

力量聚起来,联动高效率。改变法院“单打独斗”现状,工作室成为多元解纷“联结点”。法官与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行业调委会等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协同处突机制,形成“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闭环,让矛盾在多方合力中快速“降温”。

“确”字托底:给调解成果加道“法治铠甲”

调解成功后,如何让“纸上协议”真正落地?司法确认为非诉解纷装上“安全阀”。

无缝衔接,效率再提速。调解达成一致后,当事人无需往返法院,驻点法官与综治中心现场对接,对协议自愿性、合法性严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当场制作司法确认裁定书,赋予其与法院判决同等的强制执行效力,打通非诉解纷到权益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权威背书,纠纷不反复。司法确认给调解成果盖上“印章”,若一方反悔或拒不履行,另一方凭裁定书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消除了群众对“调解协议效力弱”的顾虑,让更多人愿意选择非诉方式解纠纷。

零成本惠民,司法有温度。“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全程免费,不仅省去案件受理费、律师费等开支,更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不用花钱打官司,烦心事在家门口就解决了”,成为群众对这项机制的直观感受。

治理新变:从“案结事了”到“基层善治”

法官工作室运行以来,罗田法院多元解纷成效显著,基层治理生态持续优化。

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2025年至今,先行调解成功200余件,办理司法确认案件74件,司法确认申请平均3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查并出具裁定,多数纠纷在10日内实现“案结事了”。

群众满意度节节高。“省心又省力”是社区居民李女士的真切体验——她的经济纠纷通过法官工作室调解后司法确认,3天内就画上句号。便捷、高效、零成本的解纷体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对基层治理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基层治理添动能。法官常态化驻点,通过“以案释法+专题培训”,带动基层调解员法治素养提升。如今,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枢纽的功能被充分激活,法治、德治、自治在基层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

法官工作室这枚嵌入基层治理的“法治芯片”,既是矛盾化解的“解压阀”,更是法治信仰的“播种机”。当司法力量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良法善治的根基便在群众家门口越扎越牢,汇聚成推进基层善治的璀璨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