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火队”到“防火墙” 涉旅法治防控体系再升级
作者: 朱旭为 时间:2025-03-14 阅读:74
3月12日,罗田法院九资河人民法庭联合罗田县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辖区重点旅游企业,召开涉旅企业管理法律风险与行业规范调研会,通过整合行政、行业、企业三方资源,商议涉旅纠纷联调中心建立事宜,实现涉旅风险处置从“事后灭火”向“事前防控”转型。
风险浮出水面 繁荣背后的法治考题
“近三年,罗田法院九资河人民法庭旅游合议庭办理的22件涉旅纠纷中,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类争议占比达8件。”
会议现场,九资河人民法庭通过数据展示,结合“谭某漂流致伤主张百万赔偿”“朱某雪道滑雪因躲避他人摔倒受伤”“吴某摔倒后被雪场围网挂住靴子致膝关节损伤”等近年来因漂流、滑雪产生纠纷的典型案例,直指相关景区当前安全提示不够精准、重要设备检修不及时、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症结。
“客流高峰,如何科学调配安保力量?”
“游客隐瞒病史导致意外,企业能否减免责任?”
企业代表直面行业痛点,抛出实操难题,引发各方与会人员激烈探讨。
对话企业“面对面” 成立联调中心成破局关键
“在‘共享法庭’的基础上,能否成立专业调解团队,实现让纠纷不出景区?”互动环节,天堂寨景区负责人率先抛出核心诉求,这一提议引发共鸣。
“盼着客流量,可风险漏洞防不胜防,面对增多的投诉与纠纷,化解亟需专业调解力量,既为企业减负,又为游客护航。”大别山峡谷漂流公司反映道。
一番磋商下来,县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代表均表示支持成立涉旅纠纷联调中心,并在后续吸纳企业投保保险公司、调解组织加入,实现涉旅游纠纷“一揽子”处理。
构建防控体系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治理”
“司法建议不能停留在纸面,必须形成‘发现问题-精准开方-跟踪治疗’的全链条。”
基于此轮调研,多家单位达成共识,计划启动三项升级行动:一是靶向治理。九资河人民法庭结合各方意见,因地制宜,制发司法建议,协助旅游企业填补管理漏洞。并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单位,在旅游旺季前完成重点景区安全巡检,特种设备100%检测贴标,统一涉旅投诉处理标准化流程;二是联合建立动态追踪机制。建立“一企一档”,对企业整改、有关部门督查、纠纷处理情况定期进行回访;三是加强解纷成果转化。将各单位积累的典型案例转化为《旅游业风险防控白皮书》,制作风险预警清单,为企业升级管理提供参考。涉旅游联调中心试运行期间将实施“一案双查”制度,既解决当前纠纷,又倒查企业管理漏洞。
“过去我们疲于应付投诉和打官司,相信日后有了风险预警清单和联调支援,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升级上。”湖北鸠兹源旅游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大别山旅游经济带的重要法治力量,近年来,罗田法院九资河人民法庭依托旅游纠纷合议庭,通过“涉旅纠纷绿色通道+风险预警+协同治理”模式,推动辖区旅游纠纷、投诉率下降超20%。此次调研会为促进涉旅纠纷治理从“末端处置”向“前端防控”转型打下坚实基础,将为罗田全域旅游品牌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